什么是RAG?
AI百科全书

什么是RAG?

  • 检索增强生成(RAG)
  • AI幻觉与准确性
  • 大型语言模型(LLM)
  • 人工智能中的实时知识
  • 企业级AI与数据集成
Tina

By Tina

June 26, 2025

您或许已体验过大语言模型(LLM)ChatGPT的神奇之处:提出问题后,它能给出极具人性化、创意十足且富有洞见的回答。但您可能也见识过它诡异又令人沮丧的阴暗面:

幻觉现象:AI自信满满地编造完全错误的事实、数据或事件

知识截断:当询问近期事件时,它提醒您"我的知识截止于..."

黑箱问题:给出答案却无法说明信息来源

这些不仅是特性缺陷,更是阻碍我们完全信任LLM执行关键任务的根本局限。如果能让这些极具创造力的模型实时查阅现实世界的最新资料呢?

这正是检索增强生成(RAG)的价值所在。它不仅是又一个AI术语,更是提升AI可靠性、可信度与实用性的重大突破。本文将揭秘RAG的工作原理,阐释其为何是真正的变革者。

核心理念:AI的"开卷考试"

理解RAG最直观的方式莫过于类比:

想象有位博览群书的天才学生参加闭卷考试——这就是标准LLM。其"记忆"(参数)中存储着海量知识,但这些记忆是静态且可能模糊的。遇到难题时,它只能依靠记忆作答,可能记错细节或进行合理猜测(即幻觉)。

现在假设允许这位学生携带最新精选资料库进考场。答题前先查阅资料,找到精准相关信息,然后运用智慧组织完美答案并注明出处。

这就是RAG。它在生成答案前为LLM提供开卷验证的机会,获取最新相关事实。

检索增强生成(RAG)究竟是什么?

RAG是将预训练LLM与外部知识源结合的AI框架,模型不再仅依赖内部静态训练数据,而是从外部"检索"信息来"增强"响应。

解析其名称构成:

检索(R):从知识库(如公司文档、网站文章或数据库)查找并提取相关信息的过程

增强(A):将检索到的信息融入原始用户提示,实现智能扩充

生成(G):LLM基于这个强化后的提示生成扎根于事实的响应

RAG工作原理:技术透视

其运作流程包含几个精妙步骤,以下以网站客服机器人问答为例:"电子产品的退货政策是什么?"

第一步:用户查询触发检索

RAG系统识别该问题需要LLM训练数据之外的特定知识,启动检索流程

第二步:检索——"智能图书馆员"

系统通过语义搜索理解查询本质:

向量嵌入:将查询转化为表征语义的"向量嵌入",如同语义地图中的精准坐标

向量数据库:企业知识库(政策文档/FAQ等)已分块转化为同类向量,存储在Pinecone等专用数据库中

语义匹配:系统检索与问题向量最接近的文本块,即使原文未包含"电子产品"字眼。更多技术细节可查阅Meta AI 2020年在arXiv.org发表的RAG原始论文

第三步:增强——构建完美提示

系统将原始问题与检索内容结合,生成富含上下文的增强提示:

[检索内容]:"多数商品30天内可退换,但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须在15天内未拆封退货..."

[原始问题]:"电子产品的退货政策是什么?"

第四步:生成——基于事实的响应

LLM根据增强提示生成自然流畅的准确答复:"未拆封电子产品15天内可全额退款,已拆封商品需支付15%重新入库费。"

答案精确具体且隐含来源引用,极大提升可信度

RAG如何重塑AI格局

1. 消除幻觉提升准确率

通过将响应锚定在检索数据上,RAG大幅降低幻觉概率,使模型成为可靠的问答工具

2. 实时更新知识库

打破"知识截止"限制,可连接新闻流、股市数据等动态信息源

3. 安全访问私有数据

企业可基于HR政策、技术文档等内部数据构建AI工具,无需将敏感数据用于公开训练。常用实现框架包括 LangChain

4. 提供溯源增强信任

系统可声明"该信息来自《退货政策》第4.2节",这种透明度对建立用户信任至关重要

结语

RAG不仅是技术巧思,更是人机交互范式的根本转变。它让LLM从天马行空的"猜想引擎"进化为扎根事实的可靠工具。

通过为模型配备通往实时公共数据与私有知识的"借阅证",RAG正在培育新一代可信赖的AI助手、研究工具与企业应用。这也意味着,您下次对话的AI将会聪明得多。

相关文章

首页iconAI百科全书icon

什么是RAG?

© Copyright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By Neurokit AI.